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英文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所属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汽车工程交通管理与信息工程道路桥梁汽车经济管理汽车车身工程道路机电工程建筑工程
课程代码1001
学分4
学时68
授课时间第12学期
授课对象三年制学生
课程性质公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核心课必修课选修课
公基础课必修课
前导课程无
后续课程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教育部规划大纲以及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作用
本课程是各专业的公基础课程,是必修课,该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更注重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行为惯养成理想信念的树立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学逐渐做到学而知知而信信生情情导行,真正把一些观念和理念做到内省人生外化行为。因此,在教学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参与社团服社会认识到自我,领悟人生价值明确自我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自我成长为和谐发展符合社会要求的职业人。
三课程设计思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坚持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为导向,设计与专业生实际结合的情景案例,仿真模拟训练项目,根据课程知识点设计的专业项目,贯穿科学劳动观这一主线。既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与德育性,又突出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体现德育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设置理论模块实践模块的教学项目的任,实现做学行一体化,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精神。 教学分为两个学期完成,除绪论外,设计十七个教学专题,第一学期主要包括适应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个模块,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二学期为法制教育,由七个教学专题组成。
四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一门公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由适应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四部分组成,课程体系完整,内容含量大。结合高职学的特点,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精神。课程从大学生公必修课程的地位性质和课程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教育部规划大纲学的性质和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正确处理课程体系理论学与解决学生面临实际问题的关系,精心处理教学过程理论与学生实际遇到的问题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课程定位紧密结合高职特点高职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方向,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紧把握就业导向,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定位在职业人培养的学做人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为公必修课,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基本教学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引导大学生自觉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1 能够在了解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高职在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深刻认识高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初步培养学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
2能够在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提高学交往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合理生存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3能够将道德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惯自主的要求,成为校园道德生活的主体,提升职业实践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4能够运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社会生活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
5能够在熟悉职业素质职业理想及选择职业法规等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培养成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2.知识目标
1认识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确立和坚定理想信念将远大理想与对祖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做新时期坚定的爱者,弘扬精神。
2系统学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人生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革命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公生活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4了解社会主义法律在公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的具体规定,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5了解职业道德的涵义及养成职业未的发展趋势,掌握择业与创业的方法,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维权的途径。
3.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身心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材和终身发展。
四课程进程安排
1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职业校特色与成才标准;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学意义与学方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人生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信念梦的内涵
3
第二章 弘扬精神筑精神家园
精神的传承与价值,大学生如何继承华民族爱传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做一名忠诚的爱者
实践教学一
新时期爱者如何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履行爱者的职责。
5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如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人生环境的内涵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
阶段练一
7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功能与作用,弘扬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的内容与传承,着眼四个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掌握社会公德规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秩序,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掌握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与家庭美德规范,培养个人高尚的道德品格
9
实践教学二
运用所学道德知识分析具体案例,作出正确评价
10
复总结
系统复所学知识
11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律思维的内涵
12
宪法
宪法的特征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
13
民法
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责任婚姻法基本知识
14
实践教学三
15
行政法
行政法一般知识治安管理处罚法
16
阶段练二
17
刑法
刑法基本原则犯罪构成要件刑罚体系
18
实践教学四
讨论大学生犯罪的现象特征与预防策略
19
劳动法
劳动者权利与义劳动合同制度
20
实践教学五
安全生事故发生原因与责任分析
21
诉讼法
22
总复
系统复所学内容
五章节任项目学情境的描述
1.掌握本门课程的学意义与方法
2.帮助大学生确立认清人生阶段,了解职业校的学特点,做好适应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根据大一新生入学的种种不适,引导学生做好学到大学的过渡,为后边的大学学和职业选择奠定基础
2.职业校特色与成才标准;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学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案例教学法讨论交流法
授课地点
教室
1.掌握理想信念的作用本质梦的内涵
2.帮助大学生确立为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
3.培养大学生自觉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化理想为现实。
1.理想信念的含义作用
2.梦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讨论交流法调查法
1.掌握民族精神新时期爱主义的实质新时期爱途径
2.引导学生了解祖,热爱祖,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找到祖的归属感,承担建设祖的责任感,弘扬精神。
1.大学生如何继承华民族爱传统与革命精神,如何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2.当代大学生做一名忠诚的爱者
1.掌握新时期劳动者如何在各自岗位上履行爱主义责任
2.培养学生在具体实践继承华民族爱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1.新时期爱者如何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履行爱者的职责。
1.掌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2.使学生了解掌握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
3.掌握人生环境的内涵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
4.引导学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帮助学生在实践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
2.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3.人生环境的内涵
4.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现场调查法
1.掌握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华民族传统美德内涵
2.使学生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理论内容及其重大意义;引导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弘扬华美德。
1.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华民族传统美德内涵
2.如何正确对待华民族传统美德
3.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
4.着眼四个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掌握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正确的爱情观与家庭美德规范
2.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3.引导学生认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遵守职业规则和行为规范的良好惯;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引导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爱情,了解掌握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的基本要求,为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好立业成家的人生重大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1.社会公德规范
2.当前就业形势与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3.正确的恋爱婚姻观与家庭美德规范
4.如何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1.掌握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内涵
2.运用所学道德知识分析具体案例,作出正确评价
运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知识分析具体案例,作出科学评价
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本学期教学内容,为下学期授课奠定学基础
1.掌握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律思维的内涵
2.引导学生学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特征作用和法律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新安全观,养成法律思维
1.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其运行规律
2.法律思维的内涵
1.掌握宪法的特征我的基本制度家机构设置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
2.使学生了解宪法的概念特征以及宪法规定的家制度,使学生树立正确进行政治参与的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观
1.宪法的特征我的基本制度家机构设置
2.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
1.掌握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责任婚姻法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民事法律基础知识,具体包括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行为与民事责任制度,掌握婚姻法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具体案例,提高依法维权意识
1.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责任知识
2.婚姻法基本知识
1.保险纠纷案
1.掌握治安管理处罚法基本知识
2.使学生了解行政法的一般知识,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制度。使学生掌握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知识,明确处罚程序处罚种类,巩固遵纪守法意识。
1.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2.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与处罚原则
1.掌握刑法基本原则犯罪构成要件刑罚体系
2.使学生了解我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构成故意犯罪的三种形态,我刑法关于刑罚种类量刑与刑罚执行的规定巩固遵纪守法意识。
1.刑法基本原则犯罪构成要件
2.刑罚体系与执行方法
通过讨论大学生犯罪的现象特征与预防策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与遵纪守法意识
大学生犯罪的现象特征与预防
1.掌握劳动者权利与义劳动合同制度
2.使学生掌握我劳动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劳动保护基本规定,了解劳动者在劳动过程的权利与义,培养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结合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劳动者权利与义
2.劳动合同制度
通过案例讨论与分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生意识
劳动纪律与安全知识
1.掌握诉讼的分类与举证责任分配
2.使学生了解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特征原则程序以及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培养学生的诉讼意识观念提高学生依法维权能力,掌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法途径。
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本学期教学内容
六课程实施条件
一师资条件
1.主讲教师的学历所学专业教龄实践经历教研科研成果等;
杨峰2002年毕业于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学历,获法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北京理工大学际法专业法学硕士学位,教龄13年,多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业余时间坚持到律师事所实,学司法实践。先后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多篇,目前受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资助,组织课题组,开展德育创新教育课题研究。
陈慧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讲师。
王涛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思政部教师。
李洁京交通运输职业学助理讲师。
闫红燕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助理讲师。
李红梅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讲师,博士后。
二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条件不需要校内实训
2.校外实践条件
1实践主题法庭旁听案件审理
2实践的主要内容目的
通过旁听具体真实案件的审理过程,使学生真实感受法律的程序性特征,深刻认识证据的重要性,进而提升个人的法律思维水。
3实践的地点管理技术条件等
时间地点可选择海淀区大兴区昌区人民法或派出法庭,公民旁听案件的公开审理符合法律规定,实践切实可行。
4实践与课程相关内容的关系
该旁听实践活动可以与教学证据规则诉讼程序以及具体的实体法律知识相联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效果。
三教学资料
1.建议使用的教材。
本课程的学建议选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订版
2.推荐教学参考资料
1宏伟廉清思想道德教学案例,人民大学出版社;
2林德志天生我才,经济日报出版社;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分析,戴艳军杨慧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疑难问题解析,陈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刘书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及分析,祖嘉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辅学读本,许汝罗王永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训教程,宁宁陈燕娟张玉主编,湘潭大学出版社;
9今日说法故事精选,王新钱蔚主编,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七评价与考核
学期成绩过程评价30 期考试30期末考试40
1.本课程过程评价的要点主要评价方式
包括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出勤情况课堂提问表现情况课堂主动积极程度等,综合多种情况实现多元评价。
2.本课程期考试的要点主要考核方式
以开卷形式出现。主要是对前期相关知识的掌握相关理论的运用进行检测。试题形式灵活,有选择简答论述辨析案例分析等,侧重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
3.本课程期末考试的要点主要考核方式
主要以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为依据。期末考试基本上以闭卷形式开展,试题形式灵活,有选择简答论述辨析案例分析等,既有基础性知识的考查,也有能力拓展性的题目,尽力追求能够体现学生个体素质上的差异。